Back
Featured image of post 為什麼「八度」很重要,以及住在希臘的聰明男人

為什麼「八度」很重要,以及住在希臘的聰明男人

在廣大的聲音頻率範圍內,該怎麼幫不同的音高取名字呢?

      

🎶 這是好和弦的「音律的故事」系列的第 2 篇文章,總共有 6 篇。

跳到:1 | 2 | 3 | 4 | 5 | 6

前情提要

前一篇文章,我提到說了我們的眼睛看到的各種顏色,其實只是各種不同頻率的電磁波。

我們把人眼可以看到的電磁波叫做「可見光」,可見光的頻率範圍差不多是 400-790 THz。而我們再進一步把這些頻率劃分為幾個區段,並給它們一些名字;例如 526-606 THz 這一段叫做「綠色」、668-789 THz 這一段叫做「紫色」等等。

然後我之前也說到,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大約在 20 Hz 到 20,000 Hz。雖然比起光線的頻率,這個數字看起來小得多,但如果以比例的方式來看的話,聽覺頻率的下限和上限,實際上是相差了高達 1,000 倍。

幫聲音取名字

在這麼大的 20 Hz 到 20,000 Hz 這個範圍內,我們應該怎麼幫不同的音高取名字呢?是否可以仿照我們幫顏色取名字的方法一樣,隨意選取幾個頻率或範圍,然後把它們冠上 Do、Re、Mi、Fa、Sol、La、Si 的名字,這樣就可以了嗎?

這樣不行嗎?
這樣不行嗎?

答案當然是……不行。如果這麼簡單的話就好了。

如果只是單純把 20 Hz 到 20,000 Hz 這麼大一塊頻率範圍,隨意(但是差不多平均分配地)指定中間七個頻率,來代表 Do Re Mi Fa Sol La Si 的話,那麼 Do Re Mi Fa Sol La Si 的音高可能會變成類似這樣子:

很顯然地這種天真的想法完全行不通,我們需要更聰明的做法。

住在希臘的聰明男人很喜歡比例

還好在大約 2,500 年前,在希臘出現了一個很聰明的男人,他的名字叫做 Πυθαγόρας,或是用我們看得懂的寫法──畢達哥拉斯(Pythagoras)。

畢達哥拉斯留給我們的,除了關於直角三角形的很重要的事情之外,他也給了我們一個在音樂上的超級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「八度」(octave)。

因為畢達哥拉斯是一個很有好奇心的聰明人,所以他一定會對為什麼周遭有這麼多高低不同的聲音感到有興趣;加上他的數學程度很顯然地還不錯,所以他一定會思考聲音跟數學,或是跟宇宙,有什麼關聯。

據說畢達哥拉斯喜歡用比例來思考,他深信宇宙萬物都可以用整數以及它們的比例來表示(後來我們當然證明了他是錯的)。這也是為什麼當他的學生希帕索斯(Hippasus)發現 √2 是個無理數的時候,他會不爽到把希帕索斯丟到海裡去的原因了。

畢達哥拉斯的聲音實驗

總之,畢達哥拉斯真的很喜歡比例,所以他也超級想要用比例來解釋聲音頻率互相的關聯。

據說,畢達哥拉斯的聲音實驗,是在一台單弦琴上完成的,他測試了不同長度的弦,看看產生的聲音有什麼不同。我們當然不知道他當時是怎麼做實驗的,但是整個流程很有可能很類似是以下這樣子:

  • 首先,畢達哥拉斯把一條弦架在單弦琴上,然後用手指撥它,假設這條弦產生了以下的聲音。

  • 畢達哥拉斯能夠想到的最簡單的整數比就是 1:1 了,所以他再撥了同一條弦一次。當然,這是同一條弦,再撥一次的話當然還是產生同樣的聲音。

  • 除了 1:1 以外,你能想到的、第二簡單的整數比是什麼呢?大概就是 2:1 吧?於是畢達哥拉斯把剛剛那條弦的長度減少成原本的一半,使原來那條弦跟它的長度比是 2:1,然後撥它,產生了以下的聲音。

  • 然後他應該有發現,把一條弦的長度剖半產生的聲音,跟原本整條弦的聲音很像,根本就像是同一個聲音的不同版本而已。以下我連續播放彈整條弦的音高,和長度剖半的音高:

  • 如果繼續把弦長剖半、再剖半,變成原本的四分之一跟八分之一,產生的聲音也都會很像是同一個聲音的不同版本。以下我連續播放「原來弦長、二分之一、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長度」的聲音:

後來我們知道了弦的長度和所產生的頻率有反比關係,也就是當弦的長度變成原來的一半時,產生的頻率剛好會是兩倍。而經過以上的實驗,畢達哥拉斯發現,所有的聲音好像都會在頻率變成兩倍時重複。

等價八度(octave equivalence)

換句話說,不管一開始選了哪一個頻率,只要把那個音的頻率變成剛好兩倍(也就是把弦長減半),就會得到「同一個音,但音高更高的版本」。後來我們把頻率比為 1:2 的兩個音叫做「八度」(octave),以及把這兩個音聽起來很相似的現象叫做「等價八度」(octave equivalence)。
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只需要幾個音名,就可以形容這麼大一段聲音頻率範圍的原因:一旦我們把某個頻率叫做「Do」,那麼那個頻率的兩倍、四倍、八倍、十六倍、三十二倍⋯⋯等等頻率的聲音,因為聽起來就像是「Do」的不同種版本,自然我們就也可以把這些頻率全部叫做「Do」。或者用更學術的說法,我們說這些頻率是屬於同一個「音高集合」(pitch class)。

問題在於「分割一個八度」

於是,我們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:我們一開始試圖解決的「如何劃分 20 Hz 到 20,000 Hz 的頻率範圍,並給它們名字」的這個問題,根本是錯誤的問題。

我們應該做的是:「任意選定一個頻率 x,只需分割 x 到 2x 這一個八度範圍內的頻率,並且給它們一些名字,再把這些名字複製到頻譜的其他範圍」。

只要分割 x 到 2x 之間的頻率、並且命名就好;然後把名字複製到頻譜的其他範圍
只要分割 x 到 2x 之間的頻率、並且命名就好;然後把名字複製到頻譜的其他範圍

這種方法,也就是只在一個八度內劃分並命名音階,然後把這些名稱重複應用在其他的八度,幾乎在所有文化和音階系統中都是通用的。

待續:怎麼分割一個八度?

以上,就是今天的關於「八度」的討論。

現在我們有了共識,知道只需要選定一個八度,然後在那個八度內幫不同頻率的聲音取名字就好了。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,在這個八度中,要選擇哪些頻率來取名字呢?要把八度分割成幾等分呢?這些更深入的問題,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繼續討論,繼續閱讀吧!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這篇文章也有影片版 → WiwiVideo | YouTube

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和影片對你有幫助,希望你可以藉由購買我的《鋼琴技巧急診室》《即興幼幼班》課程、實體書大包裝、加入頻道會員,或至少在社群媒體分享這篇文章,以實際行動來幫助好和弦的持續運作。謝謝你!

也希望你可以使用 E-mail 訂閱我,這樣才不會錯過我的最新內容喔!

喜歡這篇文章嗎?幫我分享到 →